太监见崇祯脸色骤变,忙改口,太监出宫

太监见崇祯脸色骤变,忙改口,太监出宫

近来事务繁多,公众号也顾不上写太多,因此这期,我们仍然邀请轩辕先生作为嘉宾,轩辕先生曾旅居澳洲求学,在求学期间,专门从学术角度对中国传统术数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剖析。他最近新开了一个公众号叫“七重阶梯”,不仅会为大家解读术数古籍,钩沉野史笔记;也会把他在书斋中的脑洞付诸文字,这篇有关测字的文章,便是从他的公众号中辑录而出。

今天这篇文章要带领大家速成一位合格的测字老司机,在正式讨论之前,先来看一则有关崇祯皇帝的测字小故事,先敲下黑板,待会咱们讲课要用到这个故事:

明朝末年,李自成横扫北方,大明江山已经岌岌可危,崇祯皇帝惶惶不可终日。某天,崇祯带着一个太监出宫散心。见有一个测字摊前一幅白布招展,上写:“鬼谷为师,管辂为友。”崇祯一看这个算命的口气好大,于是想听听他能不能说出点什么。

太监首先说:“我家主人心忧天下,欲测国家事虎易六爻古籍整理,就测你招牌上‘管辂为友’的‘友’字。”

测字先生沉思片刻,然后皱眉道:“若要测国事,恐怕不大妙啊,你看这‘友’字这一撇,遮去上部,则成‘反’字,恐怕是反贼要出头。”

太监见崇祯脸色骤变,忙改口:“不是这个‘友’字,是有无的‘有’字。”

测字先生摇摇头,说:“若是这个‘有’字,则更为不妙。你看这个‘有’字上部是‘大’字缺一捺,下部是‘明’字少半边,分明是说:大明江山,已去一半。”

崇祯倒抽一口冷气,忙捉笔写了一个“酉”字,说:“不是朋友的‘友’和有无的‘有’,是申酉戌亥的‘酉’字。”

测字先生叹口气说:“此字太恶,在下不便多言。”

崇祯道:“先生不必担心,如果我要乱说,砍的也是我的脑袋。”

测字先生最后悄然道:“此话说与客官,切莫外传,看来大明江山,危在旦夕。你看这‘酉’字,乃居‘尊’字之中,上无头,下缺足,据字形而解,大明皇帝将无头无足矣。看来北京城是不能待了。”

崇祯一听,魂飞魄散,不久之后就在煤山上吊而死。

谈起测字,人们脑海中往往都会浮现出一个仙风道骨的老者,对着求测者或有心或无意写下的一个字旁征博引,辩若悬河,之后提要钩玄,道破天机,点钩撇捺之间环环相扣步步惊心。那么,测字这门学问究竟是样的呢?

太监见崇祯脸色骤变,忙改口,太监出宫

一.处于术数鄙视链最底层的测字

在中国传统术数体系中,测字基本上处在鄙视链的最底层,究其原因,无非两点,第一,起步太晚;第二,逼格太低。

首先, 测字在术数体系中说起步很晚。

如果翻阅班固的《汉书·艺文志》,可以发现这时候易占,风水,式法,占梦等门类都已经出现了,唯独没有测字。而最早可考的测字类书籍是《隋书·经籍志》中的《破字要诀》,比班固的年代晚了五个多世纪,这个时间跨度比《三国演义》,《琅琊榜》以及《隋唐英雄传》三本书加起来还久。

其次是测字逼格太低,几乎什么指导思想都没有。

术数分类众多,不同种类之间的理论概念也有高下精疏之分。

精微者如奇门遁甲,其入门总诀《烟波钓叟歌》言语精要深邃,文辞工整巧妙,代表人物都是九天玄女,黄石公,姜太公,透过书卷都有着凛冽的仙气,画风是这样的:

太监见崇祯脸色骤变,忙改口,太监出宫

稍低一点的,比如说梅花易数,火珠林等等易占都是依托《易经》虎易六爻古籍整理,断语抑扬顿挫,卦气纵横,推理过程严丝合缝,鞭辟入里,行文也是文质彬彬,更有京房,邵雍,司马光,王安石,王夫之等精通易占的士大夫背书,亦理亦卜,览之可养浩然之气,比如这样的:

太监见崇祯脸色骤变,忙改口,太监出宫

或者这样的:

太监见崇祯脸色骤变,忙改口,太监出宫

再次一个等级的,就如同之前我们介绍过的“鬼谷子两头钳”,虽然人家走的极简风,但依然坚天干地支的组合,并且援引星宿等概念来为自己张本。

再次,哪怕即便是已经摆明骗你没商量的江相派,除了察言观色的《英耀赋》以外也是要学点冲合刑害的口诀,否则没法忽悠人。

可是,唯独测字这一门学问,从现存的材料上看,高冷的指导思想很少,主要是靠经验积累与随机应变,毫无任何逼格可言。

估计就是因为起步太晚以及逼格太低,测字一直处在术数鄙视链底端,只能算茶余饭后的小游戏。

从业者鄙视也就算了,历代学者对于测字也很不待见。比如说《四库全书》搜集了各种术数文献,但唯独对测字视而不见,只在存目里提到了《永乐大典》收录的《神机相字法》以及《龟鉴易影皇极数》,后来因为《永乐大典》被毁,这两部典籍如今连底本都没有了。

二.《测字秘牒》:术数界的一股清流

由于测字长期不受待见,有些书已经失传了,目前可见的古籍只有《测字秘牒》,《字触》和《字触补》,后面两本还只能算是测字故事集。所以,真正涉及测字技巧的似乎就只有清代康熙年间程省所著的《测字秘牒》。

和历史上很多术数典籍的高冷古奥画风迥然不同,程省老爷子的这本《测字秘牒》可谓是术数界里的一股清流,读起来亲切感人。

首先,程省老爷子是个实在人。别的那些术数典籍,感觉来头都很大,要么是《李虚中命书》这种神仙自个儿跑出来授徒的:

昔司马季主居壶山之阳,一夕雨馀,风轻月朗,有叟踵门,自谓鬼谷子。季主因与谈天地之始,论河洛之书,箕子九畴,文王八卦,探迹幽微造化。至晓出遗文九篇,包括三才指陈万物。季主得而明之,每言人之祸福、时数吉凶,应如神察,为当时所贵。

要么就是像《月波洞中记》那样从某神仙修炼的山洞里偶然获取秘籍:

相术九篇,乃老君题在太白山鸿灵溪月波洞中,七星南龛石壁间,如有志人念得斯九章,精通其象,广拜道术。

总而言之,要是手里的教材不是哪个神仙传授的,自己简直都不好意思对别人说自己是个算命的。

可是,程老爷子倒是淡定得很,仅仅说此书是从某异人手里拿到的,活像今天鸡汤文或者都市传说中最惯用的那个开头:“我有一个朋友……”;

其次,其它的术数典籍满篇五行生克阴阳太极,弄得乱花渐欲迷人眼,可是程老爷子不讲这些。虽然他可能也觉得没有点先进理论指导也太不像话了,因此在开头喊过几次五行阴阳,但后来就再没用过。

再次,别的术数典籍基本上都标榜自己百发百中,然后动不动就改变历史走向,而程老爷子则在全书最后直接说,咱们这行当其实也就讲个察言观色。

面对术数界中如此的一股清流,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?闲言少叙,我们马上翻开这本书吧。

三.测字十法:笔参造化,学究天人

《测字秘牒》全书一共分为七个部分:测字十法太监见崇祯脸色骤变,忙改口,太监出宫,心易六法,测字取格大法,双句格法,测字散格法,杂占赋,至理测法。程省老爷子不愧是算命界的一股清流,教材写得很良心,循序渐进:

首先,“测字十法”和“心易六法”这两章是基础知识;接下来三部分是进阶修辞话术训练,提升学员与客户沟通的能力;“杂占赋”则是临场反应的技巧,如何察言观色,见机行事;而“至理测法”则是具体案例。(限于篇幅,本文只能选取最重要的“测字十法”加以讲解,大家可以在后台回复“测字”获取全文)

“测字十法”是《测字秘牒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。在实际的测字过程中,求测者测字时,会给出咨询事项和待测的字。但是绝大多数时候,求测者给出的那个字很难与要问的事情结合起来。

因此,测字先生往往都会求测者提供的字进行一番拆解改造再加以解释,以寻找阐释出发点并争取到更大的阐释空间。比如全文开始的那个故事里所写的“友”,“有”和“酉”,测字先生都是将其分拆改造,再得出结论。

而所谓“测字十法”,便是十种拆解改造的具体方法,分别是:装头,接脚,穿心,包笼,破解,添笔,减笔,对关,摘字,观梅。这些词语虽然看上去让人如堕五里雾中,实际上非常简单。

所谓装头,《测字秘牒》云:“盖其所问之事与所写之字,虽隐露吉凶,而首犹藏,如神龙不见首;我则添笔于上而出之,灿如跃如,而字中之理全彰,故曰装头。”

如果测字先生发现对方所要问的事情与所写的字之间有些联系,但是依然有些模糊,便可以通过在这些字的上方添加一些笔画,将其中联系更加清晰的表达出来,比如说将“戊”改写为“茂”,将“里”改写为“童”等等。

而其它的几种方法也就大同小异,并不难理解:

所谓“接脚”,便是与“装头”相对,在原字的下方添加笔画,形成一个新的字,比如说将“采”改写为“悉”,将“千”改写为“秀”。

而“穿心”,则是从原字的中心入手,在原字的中心穿入一些笔画,形成一些新的字,比如将“文”拆解为“吏”,将“旦”改写为“里”等等。

所谓“包笼”,则是不改变原字的形态,而是加入一些笔画将原来的字包裹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字,比如说将“贝”改写为“遗”,将“矢”改写为“痴”等等。

所谓“破解”,则是将原来的字拆解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字,测字先生可以将“田”拆开组成“古”,或者将“苦”重新整合为“苗”。

所谓“添笔”与“减笔”,顾名思义,就是在原字上增减笔画形成新字,比如可以将“王”添写为“玉虎易六爻古籍整理,弄,全,旺”等字,同理,也可以用减笔法将“宽”改写为“苋”或者“见”等等。

所谓“对关”,则是把原字往往拆解为两个部分,然后再分别转化成两个相互关联的字。比如说“先”字,可以将其解释为“牛头虎足”,“先”的上半部分对应“牛头”,而下半部分对应“虎足”。再比如“帛”字,就可以拆解为“皇头帝足”。

接下来是“摘字”,就是将原字中的一些成字部分直接摘取出来利用,比如从“哉”字中提取出“土”,“口”或者“戈”,从“鞠”中提取出“米”,“革”等等。

最后一个是“观梅”,程老爷子并没有介绍如何操作,只说出自《精微奥妙观梅法》一书,可是那本书已经失传了,所以“观梅”具体怎么操作,究竟和梅花易数有着怎样的关系,到今天已经难以知晓了,所幸在后面的例子当中,“观梅”一法并不常用。

讲解完了这十种方法,也许大家多少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,再结合本文开头的故事,相信大家很快就能上手了。

故事里崇祯皇帝这边一共写了“友”“有”和“酉”三个字,而测字先生也给出了相应的拆解。

首先,测字先生将“友”解释为“反字出头”,用的便是“减笔”法,去掉了“友”字左上交叉的那部分,得出来一个“反”字。

第二次,测字先生又把“有”字拆解成“大明江山,已去一半”,用的便是“对关”法,将“友”字拆开,分别与“大”“明”两字相对应。

而第三次,测字先生将“酉”字拆解为“尊”无头无足,用的便是“包笼”法,虽然没有改变“酉”的内部结构,但是加上了一些笔画增补成了“尊”字。

这个例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经典的测字故事之一,虽然这个测字先生有着常人难及的敏捷反应与口才,但其拆字技巧也没有超过上文“测字十法”的范围。

四. 余论

在基础知识之外,程老爷子也很重视断语是否有文采:

断语皆当出经入史,搜神剔髓,字字珠玑,笔笔风雅,方妙此不传之秘也

也强调测字的临场反应,整理出了即学即用的模板:

鹿可问禄,蜂可受封。梨则近乎别离,桃则知其逃窜。见李问讼有理,逢杏占婚有幸太监见崇祯脸色骤变,忙改口,太监出宫,无衣可断无医。纸为止,行人不来;书为输,官司必屈

最后,为了方便学员尽快上岗,程老爷子还举出了近百个实战案例,这里举出几个:

测茆字

话说一人写“茆”字问婚姻,测字先生曰:“这桩婚事容易成,但是对方是个妓女,阁下何必贪恋此人?”那人笑道:“对方果然是个妓女,不过最近打算从良,所以我愿意娶她。不知道先生为何从这个字上就能得出这个结论?”测字先生曰:“‘茆’字为残花败柳之象,所以知道此人是个妓女,不过这个字最后一笔和‘节’字一样,此人将从善,娶之无妨。”

测用字

某人要去拜访一人,书“用”字卜问。测字先生曰:“这个人你见不到。”某人说:“我等了好多次了。”测字先生曰:“即便如此,你也见不到。”某人问原因,测字先生曰:“‘用’字上面就像一扇门紧紧封死了,而且还有一个大木头紧紧撑住,你怎么能见到他?”某人问:“难道他不出门吗?”测字先生曰:“‘用’是截‘角’之形,这个人恐怕是不肯出头。”

测卜字

某个朝廷官家写一“卜”字来问婚姻,测字先生曰:“大贵,女方不是本地人,对方家庭条件好,此事易成!”官家很开心:“正在讨论婚事,女方确实不是本地人,家庭条件很好,还问先生如何知晓?”测字先生说:“‘卜’字一竖一点,竖为金枝,点为玉叶,对方乃千金小姐。其次,卜‘是‘外’字之边,因此这个姑娘不是本地人。再次,‘卜’字加一笔,既可以是‘上’,也可以是下’,能上能下,此事易成。”

标签: 测字秘牒

六爻专家网


相关文章

推荐文章

热门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