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与人的关系之学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

天与人的关系之学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

小编导读

现代人对于养生,是越来越重视了,尤其到了秋末冬初的时候,人们的养生意识越发地强烈!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殊不知,这句话竟然出自《黄帝内经》!但这仅仅是《黄帝内经》关于养生的冰山一角,其实《黄帝内经》中还潜藏了不少的养生原则,具体的还是来看看正文吧!

1.基于“天人合一”的顺时养生

怎样进行养生?在中医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倡顺应自然。为什么要顺应自然?这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“天人合一”思想。

人与自然的关系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问题。从人类文明之起始至今天,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宇宙(天)是怎么形成的、生命(人)是怎么产生的、天与人关系如何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。天与人的关系之学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,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,中国的传统文化集中体现在对天人之学的研究上。从本质上讲,人是人与自然、社会关系的总和。宋代理学家朱熹说:“天即人,人即天。人之此生得之于天,既生此人,则天又在人矣。”天地和人是不能分割的。

中医学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,从“天”的研究到“人”,从“人”的探讨到“天”,可谓“善言天者,必质之于人;善言人者,亦本之于天”(《旧唐书&;孙思邈传》)。可以认为,中医学是以“天人合一”为理论核心,专门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其防治疾病、维护健康的科学。《内经》是中医学最早的经典文献,其学术思想受先秦诸子百家哲学思想的影响,尤其与汉代道家黄老学派的思想一脉相承。《内经》没有明确记载“天人合一”的字样。但提出:“人与天地相参也,与日月相应也”;人“与天地相应,与四时相副,人参天地”。《内经》“人与天地相应(参)”的观点贯穿于整个学术体系之中,并以当时的医学成就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“天人合一”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。

《内经》“人与天地相应”观的含义有四个方面:

第一,人本自然,人与自然有着相同的根源。《内经》认为“气”是构成世界的本源,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生成、发展变化、消亡都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变化的结果。人的生命是自然界的产物,人作为万物之一,自然也来源于气,“天地合气,命之曰人”。

第二,人赖自然而生存,并受自然的制约。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(五气、五味)都来源于天地,自然界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人体的相应变化。“天气变于上,人物应于下”,天地气候的变化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。

第三,人与自然遵循同一规律,人必须服从自然界规律。“天地之大纪,人神之通应也”“(人)与天地同纪”“人能应四时者,天地为之父母”。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与天地运行变化规律相通,人只有顺应天地的变化,才能维护健康。

第四,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健康的象征。

那么,怎样顺应自然?具体来说就是做到顺时养生。

生命是自然赐予的,自然界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合适的条件,人体要保持健康,必须顺应自然规律,旨在维持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。《内经》说:“故阴阳四时者,万物之终始也,死生之本也,逆之则灾害生,从之则苛疾不起,是谓得道。”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,即破坏了人和自然的统一性,则不免要致病。

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:“以自然之道,养自然之身。”

《内经》提出根据自然界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的生化规律来调节生活秩序及精神活动,提倡“四气调神”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。具体来说就是春天养“生”,夏天养“长”,秋天养“收”,冬天养“藏”。

第一,春季养生法。冬去春来,万物复苏,推陈出新。天气转暖,容易出现“春困”现象。人应该晚卧早起,漫步于庭院、田野,呼吸新鲜空气,舒展形体,活络筋骨。转春季节,乍暖还寒衣服要逐渐减少,春天宜“捂”天与人的关系之学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,俗话说“七九六十三,衣帽两头带”。春季饮食宜吃清淡可口食品,不宜过食酸涩、油腻、生冷食物。春季情绪要保持疏泄畅快,不宜抑郁恼怒。春季是流行性感冒、腮腺炎、气管炎、流行性脑膜炎等流行病的好发季节,因此,要做好防病保健工作。

第二,夏季养生法。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,暑气逼人,汗孔开张五行生克制化原理调节人体情志过度,皮肤多汗,容易耗气伤津,以致精神疲倦,容易中暑。人应该晚卧早起,午间适当休息,注意劳逸结合,不宜在烈日下劳作,以避免中暑。大汗时,不可过凉,图一时之快,以致损伤阳气。可适当进食清凉饮料,如西瓜、绿豆汤等清暑解热止渴。切忌暴食冷饮、生冷瓜果及不洁食品,防止损伤脾胃。

这也是《内经》“春夏养阳”的精神。暑热扰心,容易心神不安,应该消夏避暑,“心定自然凉”。同时避免夏季容易发生的一些流行病,如急性胃肠炎、肝炎等。

第三,秋季养生法。初秋余暑未尽,民谚有“火烧七月半”之说,晚秋天高气急,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应当早睡早起,情绪不宜躁动。秋季天气干燥多风,容易消耗津液,应该多食清凉、滋润、生津之品,如蜂蜜、生梨、甘蔗等,另用百合、莲子烧汤代饮料。秋风萧瑟,草木落叶,容易产生悲凉之情,应保持心情愉悦,收敛神气,避免忧郁、惆怅。天气渐渐转凉,衣服不宜骤加,所谓“秋宜冻”,以锻炼耐寒能力。

第四,冬季养生法。冬季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季节,万物生机潜藏,草木凋零。人应该早睡晚起,以待日光。劳作不宜过度,以避免阳气外泄。冬季是进补的最好季节五行生克制化原理调节人体情志过度,“冬令进补,来春打虎”,可以增强人体抵抗能力,避免疾病的发生。尤其对于亚健康、体质虚弱和患有某些慢性病的患者,此为最好的调理方式,这也是《内经》“秋冬养阴”的精神。

2.基于道家“淡泊清静”的精神养生

有人说,精神是生命的舵轮。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,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和疾病、事业与生活。实践告诉我们,人们要想健康长寿,光靠吃好、穿好、住好、生活舒适是不够的,光靠体育锻炼、药物进补、补充营养等也是不够的。诚然,健康长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,但物质条件绝不是决定因素,而心理因素和生活方式与健康长寿则是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。金钱可以买到补药,但买不到健康;金钱可以换来营养品,但换不来快乐。目前,心理行为和健康的关系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,临床上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,如高血压、冠心病、中风、糖尿病、恶性肿瘤等均与心理紧张和精神压力有很大关系。世界卫生组织(WHO)认为在所有人类疾病中:1/3是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,1/3是心理障碍引起的躯体疾病(心身疾病);病死率最高的三种疾病——心血管病、脑血管病、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,都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。长期的心情压抑、情绪紧张、焦虑、心力交瘁是引发癌症的重要因素。

分析当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:

第一,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,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,导致人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。有竞争,结果自然有人成功,有人失败。失败者若是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,就会产生心理矛盾和冲突,进而形成心理疾病;成功者在竞争过程中也必有心理压力,如果长期超负荷的劳作,则易由于过度紧张而致病。

第二,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,社会上充满着各种诱惑,人们的价值观念、道德观念、生活方式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变化。人生观决定了每个人的欲望和需求,以及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。同时,其也决定了当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时,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。在现实生活中,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,对商海的风浪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,不能正确把握处理好各种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,以及各种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,就难免陷入痛苦,甚至引发心理疾病。

第三,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和改善的今天,精神生活并未得到应有的充实。一个人物质上的需求容易满足,而精神上的需求不容易满足。有人处于艰难时,为求温饱和改善生活而努力工作,往往心里很充实;但一旦暴富之后,突然感到人生没有了意义,甚至可能产生厌世心态。有一位作家写道:“最可怕的是样样都不缺的人。”物质上的满足反而导致精神上的空虚,而精神空虚、无所追求,容易产生心理问题。

第四,迫于习惯,人们有了心理障碍不愿意接受专业医生咨询、诊治,日久成病。也就是说,不少人缺少心理卫生知识,既不懂得如何进行心理保健,也不知道有了疾病应及时诊疗。这也是心理问题增多的原因之一。

那么,该如何维护心理健康呢?

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医学关于养生有着丰富的见解和实践经验。《内经》强调“治未病”就是主张预防为主。即把养生放在治病之先,养生不外乎养神和养形,而养神是养生的关键。按中医理论“心主神明”,即中医认为人的精神(心理)活动是由心主宰的,因此养生必先养心。

如何进行养心?核心是使人的情志保持快乐状态,要快乐地生活,生活得快乐。那么,快乐从哪里来呢?

第一,淡泊名利,知足常乐—调控人生的欲望。

节制欲望,是中国古代养生家智慧的结晶。《老子》主张“少私寡欲,清静无为”“清静为天下正”“淡然无为,神气自满,以此为不死之药”。孟子说:“养心莫善于寡欲。”《庄子》承《老子》之学,提出“虚静恬淡,寂寞无为”。只有淡泊情欲,才能“归心于虚,凝神于静”“抱神以静,形神自正”。诸葛亮: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

《内经》受道家思想的影响,主张“恬淡虚无”“精神内守”“嗜欲不能劳其目,淫邪不能惑其心”“静则神藏,躁则消亡”。其基本精神就是要节制人的欲望,保持内心淡泊宁静的状态,不受外界种种诱惑的干扰,使神气内藏于五脏,心理和生理处于和谐状态。

俗话说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。欲望是人生命的重要表现,适度的欲望是推动人努力奋斗的动力,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。但是,人的欲望难以彻底满足,也是人的共同心理特点。当人的欲望超越了客观现实而无法满足时,随之而来的就是痛苦。

古人强调节欲,就是要求调控人生的欲望,把欲望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,不仅可以推动人生奋斗的动力,而且可以减少痛苦,获得快乐。因此,淡泊名利,知足常乐,是古代养生家驾驭人生欲望的自律格言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创立了快乐方程:快乐=现实/欲望。欲望越高天与人的关系之学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,分值越小,快乐越少。

古人强调“淡泊名利,知足常乐”不是消极地对待人生、无所作为、及时行乐,也不是完全压抑或消除对于名利的欲望。古人倡导“欲可节而不可绝”。

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。“名利”本身是把“双刃剑”。古训有言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。有道,即合理、合法。如果超越了常理和常法,必然导致坏事。所以古人说“患生于多欲,祸生于多贪”,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。

天与人的关系之学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

所谓知足,“不为自己没有的东西而悲伤,而为自己拥有的东西而喜悦”。有诗云:“家财万贯,日食三餐;广厦千层,夜眠八尺。”知足换来快乐。

第二,与人为善,助人为乐—处理好人际关系。

不同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,也会引起不同的行为反应。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,对促进人际间的团结,提高工作效率有积极的作用。

如何搞好人际关系,也许是一门很深的学问,与人为善、助人为乐恐怕是最佳的途径。马克思说:“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,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。”古人的教训是:“敬人者,人恒敬之;爱人者,人恒敬之。”人际关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,你尊重别人,敬爱别人,你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敬爱。中国古代儒家关于人际关系倡导以“仁”为本,以“爱人”为核心,而以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和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为具体的方法。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处理好人际关系仍有一定借鉴价值。

与人为善,就是以仁爱为出发点,真诚地对待他人,尊重他人,理解他人。能认可别人的存在和重要性,和别人分享爱和恨,乐和忧。看到别人的成功,怀有同样的喜悦;看到别人的不幸,怀有恻隐之心,并乐意帮助别人。

与人为善,还需要助人为乐。帮助别人,也就是帮助自己。传说有一位登山者,遇到了暴风雪而迷了路,正值走投无路之际,触到了一位冻僵了的登山人。是自己逃命还是立即救人?他决定先救人,经过按摩不仅使冻僵了的人恢复了知觉,而且他自己也获得了热量,终于两人相互搀扶着,走出了风雪大山。

与人为善,必须宽容待人,这是改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。宽容需要宽广的胸怀,法国作家雨果说:“比海洋还宽阔的是天空,比天空还宽阔的是人的胸怀。”俗语说:“退一步天高地宽,让三分心平气和。”退让是一种风范,宽容是一种美德、是一种境界,是改善人际关系的金钥匙。

第三,热爱生活,自得其乐—保持良好的心境。

情绪与人类的健康关系密切。人的情志活动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,也是各脏腑功能的一种功能反映;但情志活动对脏腑有反作用。中医把情志过用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,如怒伤肝、喜伤心、思伤脾、忧伤肺、恐伤肾。《内经》说:“忧恐忿怒伤气,气伤脏,乃病脏。”意思是情志的过度变化可以伤及气机,人体出现功能紊乱,进一步可以损伤脏气,形成心身疾病。因此,保持良好的情绪是维持心身健康的重要保证。马克思说:“一种美好的心情,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苦。”

要保持良好的心境,最重要的是热爱生活,学会自得其乐。世上无人会恩施快乐,快乐要靠自己寻找。

快乐并不一定存在于追求目标的结果,而是存在于追求快乐的过程之中。所以,无所事事,没有什么生活目标的人,即使他衣食不愁,常常与寂寞、无聊为伴,也感觉不到快乐。

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是没有快乐,而往往是缺少发现快乐的心情。其实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,我们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。种花栽草、练拳做操、唱歌跳舞、旅游登山、习书绘画、品茗美食、结衣缝衫……快乐没有固定的内容和形式,只要是快乐着的生活,必然有益于身心。

梁启超曾经说过:“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,生活才有价值;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,那么生命便成沙漠,要来何用?”因此,热爱生活,在生活中寻找情趣,我们就会拥有快乐。

第四,品味人生,以苦为乐—学会积极的认知。

有人说,生活是一团欲望,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,满足便无聊。人的生命是一个过程,需要慢慢品味,痛苦和快乐不过是人生的一种体验。对于痛苦和快乐的理解每个人是不一样的。同样一件事,有人认为这是件很痛苦的事;有人却认为无所谓;有人甚至认为坏事可以变成好事。这就是心理学讲的“认知”。所谓认知,就是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方法。其实,一切苦恼来自于自己的认知。

有人说,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,你从生活中看到的东西常常是你心态的映照。假如你的心态是暗淡的,那生活在你的眼里就会是灰蒙蒙的;假如你的心态是晴朗的,那生活在你的眼里就充满阳光。只要你能从容乐观地面对人生,就会发现生活和生命原来是这样的美好。

3.基于“谨和无味”的饮食养生

人类要生存,必得有饮食物的供给,食物在性味上可以归纳为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五种,因此“五味”就代指了所有的食物。而食物的五味分别与人体的五脏相对应。酸入肝,苦入心,甘入脾,辛入肺,咸入肾。饮食入口,五脏得养,生命得以维系。所以《内经》说:“阴之所生,本在五味。”意思是人体生理活动必需的阴精,本源于饮食五味。虽然饮食五味是我们维持生命的重要保障,但如果摄取不当,也会危害健康。《内经》多处对于饮食不得偏嗜的原理进行了阐述。比如《内经》说:“高梁之变,足生大疔。”长期无节制的过食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,阳热蓄积,滋生高脂血症,容易产生代谢性疾病,并发一些外科疾病。“阴之五宫,伤在五味”,饮食过度,可以损伤五脏精气,提醒人们不可贪嘴,要重视饮食的合理搭配。实际上,饮食不得偏嗜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《内经》“生病起于过用”的发病学观点。受古代儒学中庸思想的影响,《内经》作者深知世上很多事情都是过犹不及,因而极重视“度”的把握。比如通常五脏循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,作为一个彼此联系、牵制、互相协调的整体系统,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,这种平衡具体而言便是五脏的调和,《内经》认为“和”则健。而五味中任何一种性味的食物摄入过量,都会造成相应的脏之精气过剩从而这个脏出现功能的偏亢,可想而知若继续一味摄入这个性味的食物,五脏在生理功能上的平衡就此破坏。五脏不和,疾病也就由此产生。比如偏好酸性食物,容易使肝气过胜,肝为风木,专克脾土,所以肝气过胜的结果是脾气被克,甚至衰竭;偏好咸味食物,则肾脏受伤。肾的功能有主骨、纳气,肾伤则不能正常发挥功能,故见骨枯、短气。肾五行属水,水克火,又为土所克。肾病日久,也会克火太过,使心的功能被压抑,同时肾的病气会反过来克制脾土,中医称之为反侮,于是脾的功能被压制,具体可以有脾主肌肉的功能失常,出现肌肉萎缩。同理,过度偏好甜味、辛辣或者苦味的食物,都会导致相应的脏气过盛,于是根据五行生克原理,不仅本脏失常,与之相关的脏也会发生病变。所以,五味调和而不偏嗜,是健康长寿的重要保证。当然,本段原文也只是列举了饮食偏嗜的部分恶果,在当今社会,过度偏食引起营养不良等各种疾病的例子是很多的,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。

《内经》提出了饮食养生的要领,就是“谨和五味”。“五味”代表饮食物中的各种营养元素,这些营养元素必须保持“和”的状态,也就是要求营养要均衡、合理分配,这是饮食养生的关键。

4.基于“气血以流通为贵”的运动养生

说到运动养生,人们常会运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名言“生命在于运动”。但是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呢?《吕氏春秋&;达郁》有一句名言:“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。”流动的水不会腐臭,活动的门枢不会虫蛀。人体同样如此:“形不动则精不流,精不流则气郁。”《内经》认为,人以气血为本,气血以流通为贵,气血瘀滞是疾病的标志,气血衰竭是死亡的象征。《内经》说:“血气不和,百病乃变化而生。”“气血正平,长有天命。”因此,生命在于气血的流动。

中医认为,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,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,血气状态和调是维系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。当气血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和调时,机体“变化乃生”,疾病就会因此而生。

本句的一个中心词为“和”“和”字有和缓、平稳、协调、均衡的意思。

中医非常强调“和”,比如我们常说,人的脉象应该缓和、人的心态应该平和、人体五脏应该安和、人体气血应该调和、人体应该保持阴阳平衡和谐的状态等。中医有句话叫做“气血流通为贵”,强调了气血呈现“流通”的状态对人体的重要性。此是人体最佳的生理状态。在此前提下,五脏安和,经脉通利,气血和畅,人感觉自在舒适,疾病便无从而生。

可见,气血和调对于人体是何等的重要。要想避免疾病的发生,我们必须懂得调和血气,只有血气相和,才能永葆健康、生机和活力。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,脂肪摄入过多,脂肪类物质在动脉血管壁上沉淀下来,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,影响血液的流通,因此,依靠这些血管供应营养物质的器官自然便受到影响。由此引起心脏、大脑的供血不足,甚至心肌梗死、脑梗死。所以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。

要保持气血流通,身体就必须经常“动”。“动”—活动、劳动、运动。

天与人的关系之学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

“动”的要领—《内经》提出“不妄作劳”“形劳而不倦”。意思是“动”不可超过常度,形体动而不至于疲劳。孙思邈说要“动而中节”。意思是说要科学运动,适可而止。另外,运动贵在循序渐进,持之以恒,切不可急功近利。

最好的运动方式—坚持走路。达&;芬奇说:“脚是世间最伟大的工程设计。”有人说,脚承载了整个人体,所以是“人体之根”“连系全身的脏腑经络”。脚的功能又常与心的功能相联系,有人说脚是“第二心脏”。可是现代人常以车代步,致使脚的功能日渐退化,以致影响了全身脏腑气血的功能。其实,坚持走路是最科学、最先进、最廉价的锻炼方法。它可以流通气血;舒展筋骨,防止骨质疏松;改善心肺功能;按摩肠胃,增加食欲,治疗便秘;消耗能量,促进新陈代谢,控制体重,防止肥胖和高脂血症。

5.基于儒家“仁者寿”的道德养生

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养生从来就不局限于研究机体本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,而总是与道德品性修养,以及治国安邦之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,因而具有极丰厚的文化内涵。《吕氏春秋&;先己》说:“昔者先圣王,成其身而天下成,治其身而天下治。”古人认为,治身与治国并不矛盾,必先修身养性,而后才能治国理天下。

中国传统养生十分注重“以德立身”“养生必先养性”,这里的“性”是指品德、禀性。孔子说:“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。”又说“仁者寿,智者乐。”汉代董仲舒在《春秋繁露》中指出:“仁人之所以多寿者,外无贪而内清净,心和平而不失中正,则天地之美以养其身。”荀子也认为仁义德行,为长安之术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,不断完善人格,是养生必先养心的重要内容,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。这样的事例古今以来不胜枚举。

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了健康的定义:“健康应是躯体、心理、社会适应、品德的良好状态。”指出健康不仅是躯体、心理、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,而且还有品德的健康。《内经》有“德全而不危”的记载,意思是一个道德健全的人,就没有遭遇疾病的危险。

那么,道德健康的标准是什么?

孔子说:“仁者,爱人。”一个道德健全的人,一定是拥有爱心的人,爱家人,爱天下人。具体来说就是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。核心意思是推己及人,自己不想做的,不能强加于人,自己想做的,必须也帮助别人做。

具有一定道德修养的人,往往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,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,能理性地处理问题,自制力强,为人豁达大度,对未来充满信心,遇到困难和挫折不会灰心丧气,以快乐的生活态度面对人生。

以上就中医学经典《内经》中有关养生方面的内容。最后我还要强调两点:一是养生贵在把握好“度”。饮食之度,要做到孙思邈所说的“饥中饱,饱中饥”,意思是吃饭不能等到太饥饿时再吃,吃饱时要做到八分饱,即饱中有一点饥;劳逸之度,要做到“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”,即有规律地生活;运动之度五行生克制化原理调节人体情志过度,要“动而中节”“形劳而不倦”;房事之度,要做到“欲不可绝,亦不可纵”,这一点很重要;悲欢之度,要做到儒家所说的“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”。任何养生的方法,不能超越常度,否则就会适得其反。

二是健康长寿要法于自然之道。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说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生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,有其自然规律,人的寿域是可期而不可求的,健康之道法于自然而然。

人不必刻意地去追求长寿,重要的是珍惜生命的价值和意义。只要能做到从容、淡定、坦然地面对生活,品味人生,乐天知命,以平常之心生活在真实的生命过程之中,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,那么你必将拥有和谐的人生,健康长寿就悄然地不期而临了。

版权声明:本文选自《杏林散墨:王庆其医论医案集》(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,王庆其主编),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
标签: 养生 健康养生 心理健康

六爻专家网


相关文章

推荐文章

热门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