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颉刚风水堂:五行是中国人的信仰

顾颉刚风水堂:五行是中国人的信仰

顾颉刚(1893-1980,江苏苏州人,历史学家、民俗学家)说: “五行是中国人的思想律, 是中国人对宇宙系统的信仰。”五行对中国古人的影响,可以说已经深入骨髓,渗透到了血液里。上至君王将相,达官显贵,下至黎民百姓,都可以说是阴阳五行的铁杆粉丝。

若要给粉丝忠诚度进行排名的话。当属秦始皇嬴政!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个把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帝王合理统治依据的。从秦王朝建立的合法性、崇尚的颜色、军队建设、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阴阳五行的影子。那是一个崇尚五行的时代。

秦朝崇尚五行,主要的理论依据是“五德终始说” “五德” 是指土德、木德、金德、水德、火德。“终始”是指轮回变迁之意。“五德终始说”是战国邹衍提出的一套学说,以五行相胜为基础,以五德附会,从历史循环角度解释王朝更替的原理。 五德终始说认为水克火, 火克金, 金克木, 木克土, 土克水, 如此终而复始,由于人世间各项活动皆与五行相互感应与影响, 所以各朝各代必居五行之一德。当一个朝代的德衰败的时候,就会被能胜过该德的另一个德所代替。属于某德的一个朝代要按该朝的德去治理天下,每个朝代各有各的德,应该各用各的方法。这种学说给了人世间朝代更替的理论依据。

秦统一前期正宗阴阳五行八字预测学,《吕氏春秋·应同》中记载了邹衍的文章, 邹衍说:“凡是古代称帝称王的将要兴起,上天必定先向人们显示出征兆来。黄帝在封禅仪式中,天上突然显现大蚓大蝼,颜色为黄色的。黄帝说:“这表现土气旺盛。”于是轩辕氏以土德称王,土色为黄,故称作黄帝,做事情取法土的颜色;夏禹的时侯,上天先显现出草木秋冬时节不凋零的景象。夏禹说;“这表明木气旺盛。”木气旺盛,所以夏朝的服色崇尚青色,做事情取法木的颜色。到商汤的时候,上天先显现水中出现刀剑的事。商汤说:“这表明金气旺盛。”金气旺盛,所以商朝的服色崇尚白色,做事情取法金的颜色。到周文王的时候,上天先显现由火幻化的红色乌鸦衔着丹书停在周的社庙上。

周文王说:“这表明火气旺盛。”火气旺盛,所以周朝的服色崇尚红色,做事情取法火的颤色。代替火的必将是水,上天将先显现水气旺盛的景象。水气旺盛,所以新王朝的服色应该崇尚黑色顾颉刚风水堂:五行是中国人的信仰,做事情应该取法水的颜色。如果水气到来,却不知气数已经具备,从而取法于水,那么,气数必将转移到土上去。

上面这段话是说,黄帝属于土,大禹属于木,商朝属于金,周朝属于火。从土(黄帝)→木(夏禹)→金(商汤)→火(周文王),是按照五行相克的角度去理解的,按此逻辑顾颉刚风水堂:五行是中国人的信仰,代替火的必然是水。

顾颉刚风水堂:五行是中国人的信仰

那么谁是火呢?谁会看到火的祥瑞呢?有了邹衍的五行推理,大家伙都去拼命寻找谁的老祖宗看到了火的祥瑞。谁找到了,谁就是继承周王朝的新王。

秦始皇找到了依据。据记载,秦文公有一次打猎的时候,打到了一只黑色的龙。黑色!黑色可是属于水呀,这只黑龙是祥瑞之物,于是秦便把水德作为秦的象征。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,开了个记者招待会,郑重向外宣布:黄帝得土德, 黄龙地螾见。夏得木德, 青龙止于郊, 草木畅茂。殷得金德, 银自山溢。周得火德, 有赤乌之符。今秦灭周乃得水德之时。昔秦文公出猎, 获黑龙, 此其水德之瑞。”相等于对外申明,我秦朝(水)代替周(火)是顺利成章,符合天道的。

秦五行为水的依据还不仅仅是黑龙。咱们再来琢磨一下秦始皇嬴政的姓“嬴”。该字下有一个“女”。古人以男子为阳, 女子为阴。南方为阳, 北方为阴。北方为水, 所以嬴姓属水。这就意味着从嬴姓那天起秦就能灭周。

为此 秦始皇即位后, 第一件事就是给黄河改了名,这是历史上黄河第一次被改名,秦始皇称黄河为德水。又因为水德在十月比较旺,于是把十月作为岁首 (夏以正月, 商以十一月, 周以十二月为岁首)。水色黑, 秦官服旗帜皆为黑色。因为六一成水的说法, 故而秦的符信、法冠(御史、使节和执法官皆戴此冠,又称獬豸冠(xiè zhì)、铁冠)等皆长、高六寸, 车宽六尺, 驾车用六马, 以六尺为一步等。另外, 水气阴, 主刑杀, 水德的性格刚毅深戾, 因而秦的政治便以酷刑苛法为其特征。严刑峻法达到 “赭衣半道”的骇人局面。穿着囚服的刑徒占去了道路的一半。

顾颉刚风水堂:五行是中国人的信仰

从对阴阳五行的崇拜来看,秦始皇堪称铁杆粉丝,阴阳五行的五德始终说被他用到了极致!为何这种观念会被大家接受呢?秦始皇又出于什么考量呢?我们看历史,不仅仅是仅看历史的现象,更重要的是分析其历史背景,追溯其中的历史道理。

一、秦始皇利用了先秦的“圣人崇拜”

“五德终始说”是战国邹衍提出的一套学说,以五行相胜为基础,以五德附会,从历史循环角度解释王朝更替的原理。 这一学说显然是形而上学,很是怪诞,从现代人的视角来看过于荒唐。其目的在于倡导 “仁义节俭,君臣上下六亲之施”,有浓厚的儒家色彩。

但是在那个时代却是非常合理的,我来看看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?战国时代,诸侯割据,战争连年,民不聊生正宗阴阳五行八字预测学,百姓流离失所,饿殍遍野,尸横千里。在乱世之中正宗阴阳五行八字预测学,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?当一个人自己无法拯救自己时,最需要的是得到别人的帮助。当人饿的前心贴后心时,最希望天上能下来个神仙,拿个一个热腾腾的大馒头送给自己。在人最无助的时候,心中最为渴望得到圣人的帮助,这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需求。战争越严重,苦难越严重,生存需求越强烈,期盼圣人或英雄来拯救自己的需求越旺盛。 在和平年代大家大家很少渴望圣人,渴望最多的反而是民主、民权。

顾颉刚风水堂:五行是中国人的信仰

在先秦乱世之中,对圣人的崇拜是如饥似渴的。人们希望得到圣人的拯救。在此种形势下,秦始皇以圣人自居,以圣人信仰作为秦帝国神话的理论,引导民众承认这一圣统,宣布它是超越自己现实统治之上的传统和道德的力量。邹衍的五德始终说应“需求圣人”的社会心理而出现。而秦始皇则很好的利用这一学说来为秦帝国的合法性服务。

二、秦始皇是阴阳五行实践的失败者

虽然,秦始皇很好的利用了阴阳五行来为其帝国的合法性服务,也在统治中借鉴了阴阳五行的一些思想,但是综合来看秦始皇的统治。可以明显的看出,他仅是采取了阴阳五行观的形式却抛弃了其内涵。秦始皇只窥探到了五德始终说的皮毛,没有用其本质。

邹衍还认为“五德转移,治各有宜,而符应若兹……然要其归,必止乎仁义节俭,君臣上下六亲之施,始也滥耳…”。除了用五行相胜来解释朝代更替外,邹衍还特别强调治国层面的“仁义”,帝王治理国家要施“仁政”,行“王道”,才能长治久安,否则,必然会被新朝所代替。“新朝之起必因前朝之德衰,新朝所据之德必为前朝所不胜之德”是邹衍的中心思想。”

五德始终说的本质是“有德者据、无德者弃”。可怜秦始皇英雄盖世,纵横华夏,一辈子痴迷阴阳五行,信仰五德始终,却始终没有领悟“德政”这一点。统一之前用武功征服四方还可以理解,但是统一全国之后却继续横征暴敛,施行暴政。呈现出的是专制独裁和极端化的个人崇拜。在秦始皇还在世时全国就起义不断,死后把烂摊子留给了不争气的熊孩子胡亥,老爹欠下的帐他是万万还不起的,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,秦帝国轰然倒下,秦帝国的神话仅存二世而亡。

值得一提的此后汉帝国吸取了秦的教训,君主不仅袭取了圣人的名号,还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仁政,使得中华民族第一次实现了复兴。

请看下期:你方唱罢我登场,都是用阴阳无形作文章(数学浮沉录14)

兵阴阳之心理战(数学浮沉录12)兵阴阳之阵地战(数学浮沉录11)中国五行本质的数学哲理释义(数学浮沉录10)对五行相生相克观点的质疑(数学浮沉录9)用数学的眼光看中国五行(数学浮沉录8)河图啊!我爱你的的数字意蕴(数学浮沉录7)河图数字的象意理解(数学浮沉录6)河图来到了人间?(数学浮沉录5)谁才是文字的嫡长子?(数学沉浮录4)"四"为何与"死"同音(数学浮沉录3)远古的数学课本(数学浮沉录2)算学祖师爷之争(数学浮沉录1)

标签: 数学 顾颉刚 中国古代史 历史 风水

六爻专家网


相关文章

推荐文章

热门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