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合历即农历,中国的第五大发明,你知道吗?

阴阳合历即农历,中国的第五大发明,你知道吗?

中华大地是世界上最古老、最先进的农耕区域之一,为组织好农业生产,古代中国人创造了独特的阴阳合历即农历,以及能表达自然节律变化的“二十四节气”,被誉为“中国的第五大发明”,以下简要说说它们的渊源。

阴阳合历即农历,中国的第五大发明,你知道吗?

尽管远古社会生产力落后,但人类对于天文星象、气候变化的理解是非常深刻、丰富的阴阳合历即农历,中国的第五大发明,你知道吗?,或许是古人有着简单而漫长的岁月,可以用来体验自然变化、仰望星空。因此,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,很早就知道一个太阳回归年是365至366天,月相更替周期是29至30天。所以当人类有了“历法”,自然就有阳历、阴历之分。阳历即至今国际通用的公历,是以太阳回归年为基础制定的;阴历是以月相的更替周期为一月。

阴阳合历即农历,中国的第五大发明,你知道吗?

勤劳智慧的古代中国人则发明了“农历”,是兼顾太阳回归年、月相变化月的阴阳合历(有人说古巴比伦文明也有阴阳合历),一直沿用至今。农历每月是29天、30天更替,初一为朔日、十五为望日,“朔望月”也就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;为兼顾年与月的不协调,商代时就已有了“置闰法”,巧妙地在2至3年中加入一个闰月,这样的调整就能确保历法与太阳回归年的各种天象、自然节律的变化对应了。

与伟大的农历做对比,世界上也有一种纯粹的阴历,即伊斯兰教历(回历)。它只计算月、与太阳回归年完全不对应,因此,它的一年12个月就只有354至355天,比阳历一年少了11天,这样慢慢积累,它的103年才相当于阳历的100年,阳历一年中的四季规律就与历法完全不吻合了。

具有发达农耕文化的中国先民们,还不满足于这样的历法成就!进一步创造出“二十四节气”,它是将太阳回归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,各代表一个节令,从而更精确地表示自然节律变化、指导农业生产,国际气象界就将二十四节气誉为“中国的第五大发明”。

阴阳合历即农历,中国的第五大发明,你知道吗?

1、以《夏历》为代表的中国古老历法。中华大地很早就有了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阴阳混合历法,而最早关于历法的文字记载,就在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“甲骨文”中。通过解读甲骨文,我们看到商代历法的大致情况:用干支记日(60组干支搭配、60天一轮);月已有30天、29天的大小月之分;已出现闰月、固定在年终、为第13月,就是农历的雏形了!

传说古代中国有古“六历”:夏历、黄帝历、颛顼(zhuān,xū)历、殷历、周历、鲁历,有些已无法考证。甲骨文记载的历法内容应是《殷历》,秦王朝使用《颛顼历》。而《夏历》传说是夏代创立的历法,古籍中虽有提及但已佚失,之所以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历法,是因为有《夏小正》为佐证。

《夏小正》是中国最早记录农事的历书,400多字,出现在两汉之交(公元元年左右)、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,因其文句简奥古朴、与甲骨文神似,也可能在商周时期已成书,因此作为成文历书,它肯定是最早的!它的显著特点是还没有四季、节气的概念。

《夏小正》主要内容是按月分别记载物候、气象、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,特别是农业、手工业生产的大事,如谷物、纤维植物、染料、园艺种植、蚕桑,畜牧、采集、渔猎等;其中对蚕桑、养马尤其重视,提到马的阉割;还有蓝色染料,园艺作物如芸、桃、杏的栽培,均是首次见于记载。

阴阳合历即农历,中国的第五大发明,你知道吗?

2、汉武帝时期制定了《太初历》(公元前104),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有完整文献资料记载的古代历法。汉王朝最初是沿袭秦代的古老《颛顼历》、误差很大。汉武帝时,制定颁布了《太初历》,已将年、月精确到一年365.25日、一月29.53日,由此导出19年置7闰月(该概念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),此后一直使用了188年。而它还有二个显著特点更是奠定了在中国历法史上的划时代意义。

一是第一次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,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。在按太阳回归年划分节气时,还有意识地将闰月与节气对应二十四节气与干支历法,闰月的设置不再固定于年末、而是以无中气之月(当月少一个节气)为闰月,历书就与农时季节更适应了。

二是以立春、春天一月为正月岁首(与夏历相同),就与春种、夏忙、秋收、冬闲四季农耕节奏合拍,有利于反映农业节令、组织农业生产。而在此前,商历以冬十二月为正月、周历以冬十一月为正月、秦历(《颛顼历》)以冬十月为正月。

3、中国历法特有的二十四节气。古代中国人长期观测星象、研究天体运行与自然节律变化的关系,以“北斗七星斗柄”的旋转指向确定十二月和二十四节气、表达自然节令,这就是“斗转星移法”,就是成语“斗转星移”的来历。

阴阳合历即农历,中国的第五大发明,你知道吗?

汉武帝时的《太初历》,弃用“斗转星移法”、改用“圭表测影(平均时间)法”确定二十四节气。它是以黄河流域测出的白昼最短日为“冬至”起点,到下个冬至日的时间段(一个太阳回归年)称“岁实”,均分为24段(每段15天),每月固定两个节气,月首称“节”、月中称“气”。但这种方法有几天误差、要靠闰月来调整,各节气的农历日期与太阳回归年总会有偏差,尚无法精确地放映自然节律。

明代末期,西洋传教士制定《时宪历》(公元1645年),自此开始使用更科学的“太阳黄经法”确定二十四节气。它是依太阳回归“黄道”上的位置(太阳黄经)、以太阳垂直照射赤道的黄道零度日为“春分”起点,到下个春分日的黄道圆周360度,均分为24段(每段15度),以此确定二十四节气。这种方法节气间隔天数虽不均等,但对应太阳回归年很准确、与公历日期每年前后只差1至2天,能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。

总之,不论上述哪种方法,二十四节气都能较准确地反映自然气象变化,自古就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、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。古代中国人还在二十四节气基础上衍生出更细致的“七十二候”,最早出现在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献汇编《逸周书》中,但也只是一个说法。由于中国幅员辽阔,纬度和海拔差异很大,不同地区在不同节气所出现的“候应”、对节气气象知识的利用都会有所不同。

阴阳合历即农历,中国的第五大发明,你知道吗?

元代时,有文人吴澄编著了一本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,只能算文学作品,但描述了“七十二候”的一些自然界现象,是以各节气之间、大约每五日为一候的“候应”,例如:“立夏之日蝼蝈鸣,又五日蚯蚓出,又五日王瓜生。”作者当时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江西,这些“候应”自然不可能对应全国各地,也就难以广泛运用了。

4、中国人很早就将天文、历法、节气与阴阳、五行、天干、地支、八卦等联系起来。上面提到,商代就以干支的组合记日阴阳合历即农历,中国的第五大发明,你知道吗?,而干支的六十种组合(六十甲子)一直延续到今天,仍用于农历纪年。

大约在商周时期,中国人就以“北斗七星斗柄”的旋转指向划分十二个月,他们将斗柄指向称“建”,依其方位确定月份称“月建”;斗柄旋转一圈称“岁”(寒暑交替之意);还以地支“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”,依次代表农历11月至次年10月。还有二十四节气,也与天干、地支、八卦方位相关,“北斗七星斗柄”的旋转指向也对应八卦方位,每个卦位、方向就对应了3个节气。

例如,《太初历》中的正月就是“寅月”二十四节气与干支历法,“北斗七星斗柄”指向为寅位,“斗柄回寅”就是立春节气,此时万物起始、万象更生。此时八卦为是艮位、西南方,再向正西依次是雨水、惊蛰,天干中“甲”的方位大体也对应雨水、惊蛰节气。相关内容这里就不再赘述了。

总之二十四节气与干支历法,天文、历法、节气与阴阳、五行、天干、地支、八卦等紧密结合、属同一系统,这是中华大地古老传统、已超出了历法的范畴,应属于中国古代神秘文化主干内容“术数”预测文化、择吉术,其主要载体就是黄历,需另外加以介绍。

标签: 节气 历法 阴阳 回归 古老

六爻专家网


相关文章

推荐文章

热门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