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黄帝内经365》--042.《易经》的结构

 

·黄帝内经365· 

·第一章  生气通天·

·第九节  象数·

 

二、《易经》的结构(042

 

    《易经》一书,分为《易·经》和《易·传》两部分:

   

易经

经(上下)

 

卦名

卦形

卦象

卦位

      卦辞

      爻辞

传(十翼)

      彖传(上下)

      象传(上下)

      系辞传(上下)

      文言传

      说卦传

      序卦传

      杂卦传

 

(一)经部。

我们现在先说说“卦”。八卦的“卦”,是一个会意字,从圭从卜。圭,指土圭,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。卜,测度之意。

伏羲八卦的卦名和卦形是,


每个卦都是由或实或虚的三条短直线组成的符号形态,也叫“卦画”。这个符号,就像是画图一样画出来的,所以写卦一般称为“画卦”,画卦的顺序是从下向上画。画成卦形的短直线有个专用名称,叫做“爻(yáo二声)”,交的意思,表示卦象各爻应交相为用,独立提在一旁就没有任何意义。

伏羲八卦每卦由三个爻组成,所以又叫三爻卦,下面一爻叫初爻,中间一爻叫中爻,上面一爻叫上爻。其中,实线代表阳,称为阳爻,中间断开的虚线代表阴,称为阴爻。我们知道,阴与阳是形而上的概念,而形而下的用,在《易经》中多以“刚”与“柔”来概括,现代语汇中的阳刚、阴柔,即来源于《易经》,所以阳爻又叫刚爻,阴爻又叫柔爻。

由于司马迁在《史记·自序》中有“西伯囚羑里,演周易”一说,所以历代易学家都相信,周文王(姬昌)被殷纣王囚禁于羑里(今河南汤阴附近),推演并发愤著述“卦辞”。周文王将伏羲的八个三爻卦依次上下重叠,推演出六十四个六爻卦,所以后世又将八个三爻卦(伏羲八卦)称为“经卦”,六十四个六爻卦称为“别卦”。在“六十四别卦”中,八经卦自相重叠形成八个卦,依然沿用原名,即


六爻卦中的每一爻都有专门的读法,我们学习《易经》必须熟知。从六爻的排列位置来看,由下而上依次称为初爻、二爻、三爻、四爻、五爻、上爻;按每一爻的阴阳属性,凡阳爻(刚爻)用奇数一三五七九中最大的“九”代表,凡阴爻(柔爻)则用二四六八十这五个偶数的中间数“六”代表。如乾卦( ),六爻全都是刚爻,则由下而上分别称为初九,九二,九三,九四,九五,上九。又如兑卦( ),由下而上的六爻,分别称为初九,九二,六三,九四,九五,上六。

由于六十四别卦由八经卦上下重叠而成,所以六十四别卦每卦又可分为上卦(又叫外卦)和下卦(又叫内卦)两部分,显然,任何一个六爻卦的上卦或下卦,都是八经卦之一。这就是八经卦在六十四别卦中的位置(卦位)。我们学习《易经》,无论识卦、读卦、解卦,卦位的概念都十分重要。

所谓卦象,就是卦所象征的事物或现象,如《易·系辞下传》说:“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,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于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”八经卦最基本的物象是:

这六句十八个字要象背口诀一样背得滚瓜烂熟。

《易经》本文中,紧接着卦名卦形的一句话,叫做“卦辞”,这是整卦的中心思想。我们知道,卦辞是周文王被囚禁于羑里时所作,环境所迫,所以用词简洁而隐微,充满了危机感。如《易·系辞下传》说“……是故其辞危。危者使平,易者使倾,其道甚大,百物不废,惧以终始,其要无咎,此之谓易之道也。”孟子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”的名言,即是从“危者使平,易者使倾”脱胎而来。《易经》告诫人们,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戒慎恐惧的心态,无论逆境顺境,贯彻始终,绝不可得意忘形,这才是持安保泰之道。这是《易经》的主旨之一,也是《黄帝内经》“治未病”的先声。

卦辞之后便是“爻辞”,解说该卦六爻每一爻的含义。一般认为爻辞系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的周公旦所作。周公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十分了不起的人物,他虽无君王之位,但其事功却远出君王之上,他辅佐周武王之子周成王治理国政,创造了周代文化的黄金时代。成语“握发吐哺”就是说周公在辅佐成王时,为国选才,求贤若渴,吃一顿饭的工夫三次放下碗筷,洗一次澡的时间三次挽起头发接待宾客(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:“一沐三捉发,一饭三吐哺。”)孔子对周公特别推崇,他经常与周公进行“精神沟通”,甚至把自己在周游列国时的遭遇归结为“不梦周公久矣”。爻辞十分重要,过去人们在占卦时,大多数时间以爻辞来判断吉凶。

(二)易传。

《易》“传”包括彖传(上、下)、象传(上、下)、系辞传(上、下)、文言传、说卦传、序卦传和杂卦传,共十个部分,世称“十翼”,相传为孔子所作。“翼”是赞襄、辅助的意思,十翼进一步阐明并发挥《易经》经部的意义,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把翼理解为“羽叶”,它们使《易经》长上了翅膀,飞上了“百经之首”的高峰,成就了《易经》在中国古代哲学、人文乃至科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,而且历经二千多年的洗礼,居高临下,无可撼动。尤其当人类为自身赖以生存的星球的前景感到忧虑时,《易经》发出的光芒将更加夺目耀人。

至圣先师孔子自己曾说:“加我数年,五十以学易,可以无大过矣!”(《论语·述而》)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云:“孔子晚喜易,序彖、象、说卦、文言,读易韦编三绝。”韦编三绝的成语大家都知道,说明了孔子对《易经》的喜爱程度。

《易·系辞传》是对《易经》精髓的高度提炼和概括,《系辞传》的问世,使得常人认为仅止于占卜的《易经》一跃而为哲学人文的鸿篇巨制,成为经典中的经典。在我国哲学史上,《易·系辞传》是一篇极其重要的论文,这一点从来没有人提出过异议;同时,这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,你即使不喜欢哲学,仅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去诵读这篇文章,也是一种无上的享受。

“彖传”是对卦辞所作的解释。彖(tuàn四声)是传说中长有坚齿利牙的猛兽,能轻易将坚硬的物体咬断,所以彖也具有它的近似音“断”的意思,即占断、判断。彖传就是根据六爻的全体形象,来说明整卦的意义。

“象传”分大象与小象。“大象”也是针对整体卦说的,与彖传不同的是,大象将六爻卦拆解成上、下两个经卦,根据上下经卦所象征的事物和现象来解释整卦。小象则是对每一爻“爻辞”的补充说明。我们现在所见到的《易经》书籍中,为方便学习研究,已将《彖传》和《象传》拆解,编排在相应的卦辞或爻辞之后。

“文言传”是对六十四卦中乾、坤两卦所作的特别说明。“文”是修饰的意思,所以文言传实际上是对乾坤两卦“卦德”的颂扬,因为乾坤两卦在八卦乃至六十四卦中的地位特别尊崇,是宇宙万物“变化之父母”。

“说卦传”的前半部分与“系辞传”相同,扼要概括《易经》的主旨。后半部分详列八卦所象征的事物和现象。

“序卦传”列出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和意义。

“杂卦传”不按六十四卦排列顺序,而是将其中性格相反的两卦作为一对,概要解释“卦德”。为了使读者加深对《易经》本经部分的理解,下面以“屯卦”为例说明如下:

    卦名——屯

    卦形—(坎上,震下)


       卦辞——屯:元亨利贞。勿用有攸往,利建侯。

    彖传——彖曰:屯,刚柔始交而难生。动乎险中,大亨贞。雷雨之动满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盈,天造草昧,宜建侯而不宁。

    大象——象曰:云、雷,屯;君子以经纶。

    爻辞——初九:磐桓,利居贞,利建侯。

    小象——(初九)象曰:虽磐桓,志行正也。以贵下贱,大得民也。

    爻辞——六二(下略)

标签:

六爻专家网


相关文章

推荐文章

热门文章